你要玩就认认真真玩嘛化妆品,然后又觉得自己是做药的,自己做化妆品是降维了,这面子不好搁,但偏偏又想赚化妆品的钱,这……
死守自己的牌坊,却又贪婪“妓女”的那份丰厚利润化妆品。
赚点利润也就算了化妆品,还要四面八荒去开花,把品牌授权给 N个公司,然后这些公司就靠着你的品牌授权,再打上另一个出品公司的名称或副品牌,再找个代工厂开始了所谓的“化妆品创业之路”……
这世界就是这样化妆品,当你觉得 2022年已经魔幻到比南极还要极点时,总有些人,有些行业喜欢给你整点不一样的重口味!
言归正传,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(五),明确了禁止标注监制、品牌授权人、双商标等化妆品。
在我看来化妆品,对整个化妆品圈而言,这真是件好事!
反正大家都是在这个圈玩的,那就不存在干一票就跑路之说化妆品。
至于那些借助电商渠道、微商渠道、直播渠道,借助知名药企的授权,两者正好“臭名相投”,来个急速赚钱的商家而言,就没那么友好了化妆品。
这个逻辑很简单:一个不用费力化妆品,租赁下品牌标识就行,一次性收取品牌租赁费,或按年度收取品牌租赁费,再在卖货过程中按每单支产品进行“抽水”(佣金),何乐而不为?
另一个则是利用自身渠道资源,利用药企品牌,找到负责生产的供应链代工厂,接到订单,急速生产(除了小部分配货外),建云仓一件代发,也基本不用费多大劲,只需在直播时费点力对着手机吆喝就行,这样无风险的就把生意给做了,第一桶金给赚了化妆品。
工厂,因为被价格压得老低老低,啃的也只是搬运工的那份骨头而已化妆品。
而对于直播电商,考验工厂的首先是生产的反应能力——因为没有库存,或库存并不多,所以,直播的那头,消费者若大量下单,则再赶工生产,除非是遇到大的电商节日(如双 11、 618)工厂会提前备大量的库存化妆品。
但问题来了化妆品,万一直播后,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?
这个就是代工厂与直播品牌商的博弈了化妆品!
但生意难做时,诸多代工厂都以为自己抓到的是一根救命稻草,愿意搏一搏,如此,风险就可以说更多在代工厂一方了化妆品。
踏踏实实的代工厂化妆品,重资产经营的代工厂,不是时刻都能高智商面对每一个客户的,所以说,今天这个新法规对于代工厂而言,更多是好事,虽然,业务量会因此而减少,但背后的风险其实大大减少了……
所以说化妆品,此前所谓的以销售为主的品牌商,没有工厂就算了,没有研发团队,没有研发也就算了,没有好好与工厂协商,增加费用把提升品质当回事,脑子里只有价格!价格!价格……
不能说他们是真正的化妆品人化妆品。
他们,不过是借助化妆品这个商品实现快速赚钱的“暴富”梦而已化妆品。
你看,真正的化妆品人,是把这个当作事业,当作人生的抱负化妆品。
而看起来好像是做化妆品的那些人,不过是把化妆品当作赚钱的工具式暴富化妆品。
如今化妆品,国家药监局的解答(新规)一出,这种把化妆品当工具的暴富神话,于此要终结了!
而代工厂呢?也不用再想着如何赌一把了,就算自身储备有自有品牌及成熟配方,还是老老实实跟有所抱负的品牌,好好协作下,关于是否买断配方事宜,在该品牌上共同把市场做大化妆品。
所以这样理解,发这个新规,某种意义上就是好事化妆品。
门槛提高化妆品,不过是一种表象,真正的竞争依然是门槛内本身“任何新法规都不受影响”的那些品牌们,他们或许才是带着使命,要去完成未来“专精特新”与国外大牌同台竞技的企业,这些才是我们要更多花心思去留意、去学习、去超越的事儿……
其实吧化妆品,药厂来生产化妆品,甭管是代工还是兼并工厂成为自主生产,先不管降不降维,也不存在愿不愿意放下身段,而是对比监管越来越严的化妆品行业,这天生就有优势所在——
借助自身的品牌公信力化妆品,好好去与干了十几年、几十年的化妆品厂去竞争,去做大市场,它难道不香吗?
就知道每天都在说薇诺娜、每天都在说片仔癀、每天都在说云南白药化妆品,每次都好像比其他人更懂他们的童话故事一样,为何不见阁下也如他们般,好好去投入研发,好好去投入规划,好好去扎实布局市场?
若然自身不想一下重资产投入化妆品,找个化妆品的资深企业一起搭档,规划下品牌的横向延伸也好过过度授权来得更为靠谱吧……
最后还是那句话:新规的所谓“品牌商消失”化妆品,对把化妆品当事业的人来说,是件好事!
古歌,美妆策划人,包材邦发起人,以“温度文案”享誉业界,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LOGO原创者,曾司职丹姿、洁宝、天地壹号等品牌负责人、流行美集团顾问化妆品。
0 留言